网站导航

技术文章

当前位置:主页 > 技术文章 > 冻干机冻干终点判断方法汇总

冻干机冻干终点判断方法汇总

更新时间:2025-10-09 点击次数:38

一、智能终点判断的原理

冻干终点判断的核心是实时监测关键参数,通过算法分析判断水分是否去除。智能系统基于以下物理或化学参数:  

1. 温度:产品温度接近搁板温度时,冰晶已基本升华完毕。  

2. 压力:关闭中隔阀后,压力变化反映水蒸气残留量(压力升测试)。  

3. 湿度:露点温度或水蒸气浓度突降表明升华结束。  

4. 质量:在线称重法直接监测失水量。  

5. 光谱:近红外(NIR)或激光吸收光谱(TDLAS)实时分析水分含量。  

二、冻干机的智能终点判断的主要方法

1)基于物理参数的监测

 

方法  

原理

设备要求  

 精度

 适用场景  

压力对比法  

皮拉尼/电容真空计读数

双真空传感器冻干机   

 

中试/生产型冻干机

压力升测试  

关闭中隔阀后压力变化

箱阱分离式冻干机

工业生产型冻干机

温度探头法

产品温度与搁板温度差<1℃

带温度传感器的冻干机,并且样品温度可以准确测定   

实验室/生产型

冷阱温度法

冷阱温度稳定无显著上升

 大容量冻干机

大批量样品冻干

 

(2)基于先进传感技术的智能监测

 方法  

原理

设备要求   

精度  

适用场景  

TDLAS激光光谱

激光吸收水蒸气浓度实时分析

带激光传感器的冻干机

高(1×10⁻⁴g/s

工业冻干机

近红外光谱(NIR

检测O-H键振动信号

NIR探头+自动化系统  

 工业药品冻干机

红外热成像

实时监测干燥层与冻结层界面

红外摄像头+图像分析软件

实验室/中试型

在线称重法

机械臂取样称重失水量

带机械臂和称重模块的冻干机

高附加值产品

  三、智能终点判断的意义

1. 提升效率:缩短20%-50%冻干时间,降低能耗(如TDLAS技术可精确控制终点,避免过度干燥)。  

2. 保障质量:防止因过早结束导致的"塌陷"或过晚结束导致的成分降解。  

3. 减少人为误差:自动化替代经验判断,提高批次一致性。  

4. 数据驱动优化:实时数据用于工艺建模(如结合机器学习预测残余水分)。  

四、冻干机实现智能终点判断的技术路径

1. 传感器集成  

   多参数传感器:同步监测温度、压力、湿度、质量等(如PT100探头+电容真空计+露点仪)。  

   非侵入式探头:避免污染(如红外热成像替代插入式温度探头)。  

2. 算法与控制系统  

   实时数据分析:通过PID算法或机器学习模型(如LSTM神经网络)处理传感器数据,动态调整工艺参数。  

    终点判定逻辑:预设阈值(如压力升<0.1mbar/min)或多参数融合判断(如温度+压力+湿度联合决策)。  

3. 自动化执行  

   机械臂取样:在线称重或卡尔费休水分检测(需真空兼容机械臂)。  

   自动切换阶段:满足终点条件后,系统自动进入解析干燥或结束程序。  

4. 云端与远程监控  

   - 数据上传云端:实现远程实时监控(如冻干曲线远程分析)。  

   - 异常预警:压力突变或温度异常时自动报警。  

五、典型案例与前沿技术

 智能冻干机:集成TDLAS技术,通过激光光谱实时监测水蒸气流量,自动调整升华速率。  

中国自主创新机型:采用物料阻抗值与真空度结合的算法,冻干效率提升30%。  

高校实验室应用:红外热成像+温度探头联动,实现西林瓶干燥界面可视化监测。  

冻干智能终点判断通过多传感器融合+实时算法分析,实现从经验控制到精准自动化的核心升级。未来趋势将聚焦于低成本传感器(如微型NIR探头)和AI驱动的自适应控制,推动冻干工艺向高效、节能、智能化方向发展。


如果您有任何问题,请跟我们联系!

联系我们

版权所有 © 2019 蓓迪(北京)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009046号-1 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 GoogleSitemap

公司畅销产品:中试冻干机,中试冷冻干燥,制药冻干机,实验室冻干机

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

服务热线

13520353164

扫一扫,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