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冻干燥工艺是个多步骤的工艺过程,在干燥过程中会产生低温效应、冻结效应和脱水效应等多种效应;而冻干后的保存过程中也存在中存储的蛋白质变性,活性失活,吸水等效应,因此为了降低冻干过程中对于有效成分的影响,常添加冻干保护剂。冻干保护剂的种类比较多,有糖类,醇类,聚合物,表面活性剂等,有大分子,小分子,而不同的保护剂的关键温度不一样,起到的保护作用,保护机制也不一样。但是不管选择何种冻干保护剂,从根本的上来说为了缩短冻干时间,要选择玻璃态转变温度高的,塌陷温度高的,共晶点温度高的物质作为保护剂,否则会由于保护剂的添加造成冻干时间延长,经济效益减少,风险增加等。
    既然要选择关键温度高的,那么常见的糖类,醇类及聚合物或者氨基酸类的保护剂的关键温度是多少呢,为了方便大家直接利用,现汇总如下(如有的数据有偏颇请直接忽略)。
| 名称 | 玻璃态转变温度℃ | 塌陷温度℃ | 
| 葡萄糖 | -43 | -41 | 
| 半乳糖 | -41 |   | 
| 甘露糖 | -41 |   | 
| 果糖 | -42 |   | 
| 木糖 | -48 |   | 
| 蔗糖 | -32 | -31 | 
| 乳糖 |   | 30.5 | 
| 海藻糖 |   | -29 | 
| 甘露醇 | -27 |   | 
| 丙三醇(甘油) | -65 |   | 
| 山梨醇 | -44 |   | 
| 木糖醇 | -47 | -64 | 
| 聚乙二醇 |   | -14 | 
| 葡聚糖 |   | -10 | 
| 聚蔗糖 | -20 |   | 
| 聚乙烯吡咯烷酮 |   | -24~-27 | 
| 甲基纤维素 |   | -9 | 
| 牛血清蛋白 | -11 |   | 
| 甘氨酸 | -37 |   | 
| 谷氨酸 | -17 |   | 
| 组氨酸 | -32 |   | 
| Β-丙氨酸 | -65 |   | 
| 氯化钠 | -22 |  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