止血海绵是一种生物医学材料,主要用于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促进凝血机制实现快速止血,并兼具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。其核心材料包括胶原蛋白、明胶、壳聚糖、聚乙烯醇等高分子生物材料,具有以下特性:
-吸收性:快速吸收血液形成凝块,减少出血量;
生物相容性:与人体组织相容,不引起过敏或排斥反应;
可降解性:可被人体吸收,无需二次手术取出;
-多功能性:部分产品可负载药物(如抗生素、凝血酶),兼具抗感染或促进愈合功能。
止血海绵广泛应用于以下医疗场景:
1. 外科手术:
-控制手术中难以结扎的渗血区域,如口腔、腹腔、整形及微创手术;
-骨科手术中用于骨创面止血,减少术后粘连。
2. 创伤急救:
-处理突发性创伤(如皮肤撕裂、烧伤)的快速止血。
3. 牙科领域:
-拔牙后压迫止血,减少术后感染风险。
4. 特殊血管出血:
-用于毛细血管、静脉和小动脉出血,尤其当传统止血方法(如压迫、缝合)无效时。
止血海绵采用冻干工艺获得,具有快速止血和吸收,而冻干工艺和配方是至关重要的。
止血海绵冻干中常用的辅料组合包括:
1. 主要基质材料:
- 胶原蛋白(动物源提取或重组技术制备);
- 明胶或壳聚糖(提供多孔结构和生物降解性)。
2. 交联剂:
- 戊二醛或碳化二亚胺(增强海绵机械强度和稳定性)。
3. 增塑剂:
聚乙二醇(改善海绵柔韧性)。
4. 功能添加剂:
-凝血酶或氨甲环酸(加速凝血过程);
氯化钙(促进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)。
根据我公司目前处理的止血海绵的冻干情况,总结冻干工艺关键步骤包括:
1. 预处理与溶液配制:
- 将胶原蛋白或明胶溶于酸性/碱性溶液,加入辅料(如交联剂、药物)混合均匀。
2. 预冻:
- 溶液注入模具后,在-40°C至-80°C下快速冷冻,形成多孔冰晶结构。 或者滴定成型为微球,可以做成注射型止血材料。
3. 升华干燥(一次干燥):
-在真空环境下升温至塌陷温度以下,移除冰晶(升华过程),保留海绵多孔结构。
4. 解析干燥(二次干燥):
-进一步升温至20°C~30°C,去除结合水,确保海绵含水量低于3%。
5. 后处理:
- 灭菌(γ射线或环氧乙烷)、分装及质检(孔隙率、吸水性、生物安全性测试)。
止血海绵作为高效、安全的止血材料,在医疗领域应用广泛,其冻干工艺和配方优化推动产品性能提升。未来,随着技术迭代和政策支持,该行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,未来可能微创手术,医美,家庭止血都会大量应用,如注射型止血海绵,止血海绵微球,粘附型止血海绵,简单操作,可以普及,未来各种生物材料会更多的应用冻干技术突破。